|
厚壁钢管栏 |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厚壁钢管栏 / 用地清单节约两千万 模拟审批助产业园赶上“双11” |
用地清单节约两千万 模拟审批助产业园赶上“双11” |
双击自动滚屏 |
发布者:宝特管业 发布时间:2019/11/4 阅读:2620次 【字体:大 中 小】 |
“这是市地震局的意见汇总,这是市排水公司的意见汇总、市供电局的意见汇总……我们一拿到地,就收到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用地清单。以往,自己去申请这些意见汇总,有时候要跑几个月呢。”日前,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杨先生向记者展示了广州市第一套“用地清单”,多年负责广州地区项目报批的他惊喜地发现,项目用地审批经历了一场“瘦身”革命。
这场“瘦身”革命正是广州自去年9月以来针对经营性用地推出的“用地清单制”改革。即,把过去由企业拿地后需要自行办理的规划用地咨询等事项,调整为土地出让前由政府部门统一提供。“其核心是调整工作时序,实现由'企业跑’到'政府跑’。”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审批处负责人一语道破其核心。
企业早进场施工一个月节约前期成本两千万元
该负责人介绍,所谓“用地清单制”,就是把关于出让用地的各类评估和技术工作调整至土地出让前完成,由土地储备机构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地质灾害、地震安全、水土保持、考古调查勘探等评估工作,同时,对文物单位、历史建筑保护、古树名木、地下管线开展现状普查,相关部门于10个工作日内反馈评估评价和普查意见至土地储备机构,形成统一的土地资源评估指标。各行业主管部门、公共服务企业结合评估评价结果,于7个工作日内提出用地清单,包括用地规划条件、建筑节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及市政设施、文物保护、古树名木保护等技术设计要点。在组织土地出让时,将总清单一并交付土地受让单位。
作为“用地清单”制度的获益者,杨先生深有体会。去年12月,保利发展拿到位于白云区三元里的一块经营性用地之后,政府就把环保、用水用电、文物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汇总形成用地清单,交到企业手上。“根据清单披露的信息,我们对这块土地有了基本的了解,马上就能直接开展项目设计方案,也不用担心因为后续的修改而耽误拿地后的施工进度。”
从拿地到确定设计方案环节,保利白云区三元里项目的进场施工时间比往常节省了一个月。根据初步测算,这一个月共为企业节约了包括银行贷款利息在内的前期成本高达2000万元。
用地清单制开展以来,获益的企业不止保利发展一家。据介绍,截至目前,广州市土地储备机构已在平台向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公共服务企业发送了32宗用地信息,并已向15宗公开出让经营性用地的受让企业提供了用地清单资料。
受益容缺受理审批模式产业园提前两个月开工
在工程审批中,还有另一处“拥堵点”——一边是项目还不具备基本建设审批条件,另一边是企业希望早日开工产出效益,这样的矛盾如何化解?为此,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推出“模拟审批”模式,实现了项目审批“零等待”。
“模拟审批”机制实际上是一种创新性的容缺受理审批模式。在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中,不但要进行设计方案审查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审查,还涉及人防、消防、环保等多个部门。特别是传统审批的各环节呈“串联”状态,前一道手续往往是下一道手续的前置条件。因此,在审批过程中,建设单位往往要在等待前置审批文件中消磨掉不少时间。而模拟审批正是取消了企业等待“前置审批”的环节。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对于符合要求、但建设项目审批手续尚不完备的建设单位,出具模拟审批的预批复意见。建设单位可凭借预批复文件,让住建、消防、人防等审批部门提前介入办理后续手续。当该项目申报材料齐全并达到法定审批条件后,由各审批部门出具正式审批文件,将模拟审批转化为正式审批。
对此,广州南方物流集团副总裁傅江深有感触。今年1月11日提交“模拟审批”申请,当天下午,企业的南香谷产业园二期工程就拿到了“模拟审批”文件,今年“双11”前预计就能如期开园。“当时用地审批手续和技术审查还没有完成,原本不具备送审条件,听说了'模拟审批’机制,我们就到规划资源部门试试看。”傅江表示,正是凭借“模拟审批”文件这份“通行证”,南香谷二期工程得以提前办理技术审查等审批环节。今年3月6日,傅江拿到了正式的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通过'模拟审批’,我们已经利用1月11日到3月6日这段空当把后续审批都做完了,可以直接施工了。”“这两个月至关重要,如果赶不上'双11’,仓库可能要闲置半年,'双11’前竣工,今后半年就能开始出租盈利。”傅江说。
|
|
|
|